沧州楼市再次进入深度「供需失衡」 能买的房子都太贵了!

血拼沧州楼市 2022-07-27 09:07:3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这可能不合理...

说个扎心观点,

沧州楼市又进入了新一轮的“供需失衡”。

从前的供需失衡是因土地供应、新房供应节奏慢。

如今的供需失衡是因购买者的刚性需求变了,彻底变了。原因变成了,房子交不了、房子交不好... 说白了,预期在无限降低。

现在大家需要的是现房,高品质好地段的现房,品质次新房。

这样的房子在沧州很稀缺、很贵,大部分人买不起买不到,只能眼巴巴看着..

你也许会说:“现在的买房人,又想要好儿、又想便宜,还不愿意承担风险。”

但,他们还有什么选择呢?

1.

过去三年楼市兵败如山倒是血淋淋的事实,

疫情真的就像一面照妖镜,从房价行情的被动回归,到房地产企业乃至行业的生存与危机。直至现如今,我们看的果,降标减配、延期,甚至... 这些事实摆在我们面前。

当既定事实发生了,预期就很难改变了。

今年二季度、沧州3月疫情后,我们能看到一系列“强有力”的托市政策陆续落地。

无论是公积金额度上调、首付比例下调,宏观面儿的房贷利率降息,都是大招。

但,大招尽出,僵局未破。

究其原因,还是预期的不明朗,疫情、经济增速、收入预期..这些短时间还是改变不了。

对新房市场更悲观的预期是,断贷潮这一类事件的蔓延,还有我上面说的那些既定事实已经发生我们身边。

2.

如果说在半年前,大家对期房市场预期很低,那么准现房、和交付周期短的项目尚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青睐。那么经历了这一轮年中批量交付,市场就只剩现房和期房两种说法,所谓准现房,也充斥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甚至,降价即降配基本是定局。

实话实说,这一轮交付降标减配是普遍的,购房者已经降低了心理预期,还是需要找相对的安慰。不降价的楼盘,也减配的...这是时代现象,多重背景,并非简单的开发商黑心就能解释清楚。

所以,当货不对板成为一个普遍的、可以预见的情况;当躺下摆烂的房企、项目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

沧州的买房人对期房的低预期已经来到了一个极点。

即使还有不少房企项目在努力迎合市场,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即使咱们的城市很及时的跟进了预售资金监管办法。

新房市场7月的成绩仍然不妙。

3.

新房市场低迷,二手房乘上东风猛抬头?

从市场活跃程度来看,确实,二手房在67月份确实非常活跃。

一方面,买房人把所见即所得的安全感前置到了首位;另一方面,不少业主也开始重新调整心态把心理预期价降低,寻求抛售机会。

但,据我们观察,二手房市场仍是剧烈分化局面。

一边品质次新房项目房源稀缺,报价高企不下,却有不错的买卖热度;

另一边一些较为老旧或缺乏资源竞争力、产品过时的房源,价格一降再降,也是无人问津。

举几个例子,

我亲眼目睹了天成名著一套约120户型以1.8万的单价售出;玉玺台这样具备入市条件的次新房源挂牌均价高达1.67万;而同时,市区里也有6000块一平的老破小无人问津。

新房,上个月被咨询最多,可能也是成交情况较好的是几个已交付现房清尾房源和高端项目清尾房源。(这类项目有几个特点:现房,接近售罄、接近交付、参考交付相对理想,价格贵的惊人

此时,就又出现了所谓的供需失衡的市场,价需博弈的僵局。

4.

听起来,是不是确实挺残酷。

普通人,太难了。

但这也许就是目前的事实情况:大家对置业的预期愈发明朗,知道什么样的房子是可以买的,什么样的房子很难下手了。

但可以买/值得买的房子少之又少,还贵的离谱。

这种价差,不科学。

沧州楼市还在寻找价值共识的路上。

5.

我们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时代...

仍可以看见,人们对美好居住的追求和需要一直都在...

随着交付周期的缩短,交付品质的回归,市场供需关系也许会慢慢平衡,价需博弈也会迎刃和解。

但看在当下,似乎路还很长。

这其中需要时代的机遇,需要一些还有理想和情怀的好企业。谁会是沧州房地产下一个五年的答案呢?

Ps.

这篇话有点重,往回找补一下,期房不是不能买,但70-80%暂时缺乏竞争力是事实。出险房企要注意,口碑不好的更不能再次相信。

(现实情况也是,现在能卖房的都是安全系数高、口碑好、产品价比都尚可的项目,咱就别点名了,容易广告嫌疑...)

二手房,多砍砍价吧,每套房子的成交价都包含太多具体因素了。

*本文仅为个人浅见,不代表血拼楼市平台观点。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